中国3000年前就用“斤”了,为啥和国际接轨后,刚好是500克?
不错!没有缺斤短两。此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记得看过资料,“斤”这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铜权(后称秤砣)更是商代就有了。
不错!没有缺斤短两。此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记得看过资料,“斤”这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铜权(后称秤砣)更是商代就有了。
8月25日上午,随着第100万位游客走进位于古都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该馆也在开馆半年之际破百万纪录。那么,这座中国首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有何独特魅力,又何以流量不止呢?中新网记者就此进行了揭秘。
今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门石窟,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在我省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河南“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在中国对外交流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光辉的符号,其正式开辟通常归功于西汉武帝时期的张骞。然而,历史的长河往往深藏着多条并行的水道。在官方使节旌旗招展于北方沙漠与绿洲之前,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与幽深河谷之间,一条更为古老、主要由民间商贸力量踏出的通道——“蜀身毒道
柏乡县有一条贯穿南北全境的古御道,在驻驾铺村西,民间俗称老官道。这条古御道如同现代的国道107和京深澳高速公路一样,是由国家投资修建的。因皇帝出巡也是走这条道路,所以老百姓称官道为御道。有些专家认为,这条柏乡县古御道始修建于元代,北起北京,南抵云贵,担负着兵力
国庆期间,当许多人踏上旅途享受假期时,庞晓菲依然坚守在商都遗址博物院的讲解岗位上。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次与3600年商都文明的深情对话。她用声音唤醒历史,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也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听见郑州的文化心跳。
“杜岭一号方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杜岭二号方鼎”河南博物院藏、兽面纹青铜方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兽面纹青铜方鼎郑州博物馆藏……9月29日晚,“国宝回家乡——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览重磅开幕,四大青铜方鼎齐聚有着“商城之心”之称的郑州商代都
他脑子里全是那出《游园惊梦》,调子卡在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像塞了块生铁。
在太行东麓的邢襄大地,埋藏着一部用陶器、卜骨和青铜写就的商代史。经过七十年持续考古,尤其是曹演庄、东先贤、杜村等遗址的发现,使邢襄大地展现出从先商至晚商连续无缺的文化序列,成为打开商文明演变脉络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太行东麓的邢襄大地,埋藏着一部用陶器、卜骨和青铜写就的商代史。经过七十年持续考古,尤其是曹演庄、东先贤、杜村等遗址的发现,使邢襄大地展现出从先商至晚商连续无缺的文化序列,成为打开商文明演变脉络之门的一把钥匙。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透露,经碳十四年代测定显示,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处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相当于商代晚期。这一成果为厘清祭祀坑年代和构建遗址精细年代框架提供了
9月27日上午,2025三星堆论坛在四川德阳启动。大会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4个分论坛,从考古学视角深入探讨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更早成为文明与经济中心,并非偶然,而是由自然条件、技术发展与历史进程共同塑造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真相”背后,隐藏着中华文明演进的深层逻辑:
河南省文物局考古处处长何军锋表示,郑州商城遗址自1955年发现以来,历经70载春秋,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孜孜以求,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与深入研究,逐步揭开了这座3600年前都城的神秘面纱,为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物依据和学术支撑。
黄河安澜,幸福流长。“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9月18日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活动以大河之名,通过“中华源”“民族魂”“万象新”三个篇章,带领观众共同探寻黄河的中华根脉、治河春秋、时代画卷,回答“何以中国”之问。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明留下了无数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其中,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以其独特的鸮形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商代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妇好 zeiss 商代 妇好鸮尊 zeissscanport 2025-09-15 19:20 2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而最近,济南大辛庄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直接给中国酒文化史来了一次“大改写”,让我们对古人的酿酒智慧有了全新认知。直接打脸“蒸馏技术是从国外传入”的说法。
PAGEONE王府井apm店为PAGEONE的北京概念店,书店经营面积500平米,阅读体验区面积占75%,店内常销各类图书25000册以上,针对王府井商圈的旅游特点,书店精选了介绍北京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图书及文创带给全国的读者。同时联合文学、艺术、音乐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明留下了无数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其中,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以其独特的鸮形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商代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妇好 zeiss 商代 妇好鸮尊 zeissscanport 2025-09-15 11:21 2
鱼卵的“旅行”方式多种多样。它们常借助水鸟实现“空投”——粘在羽毛或脚蹼上,甚至通过鸟类粪便传播。研究表明,一只白海鸥的胃中可能携带超过6万颗鱼卵,像一支天然运输队。洪水也是重要的“快递员”,泛滥的河水将大量鱼卵带入新形成的水塘,待水退去,鱼卵便在新家悄然孵化